2024年IPA国际摄影大奖赛获奖结果已于日前揭晓,大赛分有专业组与非专业组,共有二十二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,荣获本届赛事的各类别大奖。
本届大奖赛中国摄影网共获得了11个奖项。中国摄影网摄影师钟永钢的作品《吴城国际候鸟小镇会议展示中心》获得专业组建筑类建筑物组第三名,作品《大柴旦翡翠湖》获得专业组自然类航拍组荣誉奖。于仲安的作品《极致》获得专业组艺术类肖像组荣誉奖,组照作品《想象空间》获得专业组建筑类建筑物组荣誉奖。文兵的作品《战龙出鞘》获得非专业组体育类的体育比赛组的第一名。劳栎棨的组照作品《向底而行》获得非专业组事件类传统与文化组荣誉奖。胡光明的作品《艽野尘梦》获得非专业组艺术类拼贴组荣誉奖。高鹏飞的作品《天池朝辉》《夕照长白》获得非专业组自然类航拍组荣誉奖。周梓乐的作品《上海森林》获得非专业组建筑类城市景观组荣誉奖。王虹的组照作品《蒙纱玉露》获得非专业组特殊类特效组荣誉奖。孙彬的组照作品《巴基斯坦的平层社会》获得非专业组社论新闻类当代问题组荣誉奖。
国际摄影奖(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,简称IPA)是国际摄影界奥斯卡露西奖(Lucie Awards)的姊妹奖赛,每年都举办一次全球范围内的针对专业的、非专业摄影师的比赛。IPA是国际摄影业界最具挑战性、最为全面的摄影奖项之一, 对正在创造,形塑并改变当今摄影世界的优秀人才予以认可并给予奖励。
展开剩余93%近期中国摄影网将陆续分享精彩的获奖作品,敬请持续关注!
专刊
▲ 第一名:《暴露——岛屿海岸的碎片雕塑》©Alex Attard(马耳他)
在时间的耐心凿刻下,大自然的碎片雕塑应运而生,见证了各种元素之间永不停歇的舞蹈。侵蚀,这位雕塑大师,在马耳他岛海岸不屈不挠的岩壁上优雅而随意地挥舞着它的工具。风和水在石头上留下自己的痕迹。它们在我们不屈不挠的海岸线上刻下了自己的印记,而现在,我们的海岸线正经受着无数风暴的洗礼。它的壮观被淡化,但它的故事被放大。
▲ 第二名:《瞬息万变》©Qingjian Ma(美国)
2015年,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代,16岁的我前往美国。近十年后的2023年,我用4x5大画幅相机走遍了美国二十多个城市和州,拍摄了反映每个人个性的肖像和环境照片。这组照片揭示了他们创造的生活方式、塑造的身份,以及他们与典型中国学生的不同之处。它突出了我们重新定义自我的自由,并记录了美国文化中的自我发现之旅。
▲ 第三名:《他无形的存在》©Natcha Wongchanglaw(美国)
人生苦短。在我父亲意外去世之前,我从未理解过这一点。从他病倒的那一刻起,直到他离开人世,整个过程我都在场,亲眼目睹“我们”的共同经历持续存在,造成了亲人离去后的空虚。受19世纪灵魂摄影的影响,该作品探讨了我们与逝者之间的这种持久联系。我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,我已故的父亲虽然去世了,但他的存在仍然无处不在。
人物
▲ 第一名:《被遗忘的英雄》©Ezra Bohm(荷兰)
为了我的新书项目《被遗忘的英雄》,我拍摄了荷兰的工艺品世界。三年来,我走遍荷兰各地,寻找非遗手工艺品,捕捉它们的光辉形象。手工艺对荷兰社会的文化、社会、经济和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。但这一行业也面临着消亡的威胁。许多手工艺已经濒临消失的边缘。该系列旨在激发新一代对这一行业的兴趣,使其免于消亡,并帮助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▲ 第二名:《大都会碎片》©Giuseppe Cardoni(意大利)
环境是有限的,完全没有外部景观。主人公们或低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,或有意用一种望而不见的目光注视着周围,仿佛被囚禁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。我们几乎是在面对一个水族箱,里面游动着一动不动或失去知觉的鱼儿。孤独感几乎触手可及,寂静似乎充斥着环境中的每一个空间,形而上的悬浮感油然而生。场景是静止的,从当下抽离出来,凝固在时间之外。
▲ 第三名:《TOSKA 无法翻译的语言》©Andrea Bettancini(意大利)
有一个词在俄语中很常见,而且难以翻译,那就是“托斯卡”(TOSKA)。
“托斯卡”本身就包含了巨大的情感范围,从忧郁到反思性怀旧,再到对不确定对象的渴望。这是一种无声的灵魂之痛,类似于刮伤。
回忆是刺。这本书是在乌克兰和意大利之间拍摄的摄影报告文学的结晶,是共同记忆的编织,诉说着一位乌克兰老年妇女的忧郁,她身患多种残疾,为了躲避战争,我在意大利接待了她。
发布于:浙江省